在黄歇、秦王嬴驷与义渠君翟骊这三位男性中,最深爱芈月的人无疑是黄歇。
为了芈月,黄歇甘愿舍弃自己的大好前途,宁可违抗楚威后的命令,也要逃婚,拒绝迎娶楚国的另一位公主——芈茵。值得一提的是,芈茵虽然是楚国的公主,且与芈月相比,芈茵在楚威后心中还有一丝好感。如果黄歇迎娶芈茵,不仅能够稳固自己的事业,还能进一步晋升。然而,黄歇心中唯一深爱的人就是自小一起长大的芈月,他所追求的并非她的身份,而是她这个人。
为了守护芈月,黄歇甚至甘愿冒着生命危险。在面对凶狠残暴的义渠人时,黄歇无力与他们抗衡,但他毫不犹豫地冲向前去,只为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。如果不是命运特别眷顾,黄歇早就丧命在义渠人的刀下了。
展开剩余83%黄歇坠崖失忆后,恢复记忆的第一反应便是前往秦国,去寻找芈月,想要与她重新在一起。然而,当他终于得知芈月的消息时,却得知她已经成为了秦王嬴驷的妃子,甚至怀上了嬴驷的孩子。尽管深受打击,黄歇依旧没有放弃。他竭尽全力见到了芈月,并向她表白,愿意将芈月肚子里的孩子视如己出,照顾一生。
实际上,如果有机会,芈月也希望与黄歇一起过平凡的生活。毕竟,子歇才是她最爱的人。然而,她不得不放弃这个愿望。正如女医挚所言,芈月早已身不由己。
当秦王嬴驷得知黄歇并未死时,表面上似乎毫不在意,任由芈月自行决定,实际上却是在考验她。嬴驷绝不会允许芈月带着他的孩子离开,更不愿意让这个孩子流落在外。
category:history,content:
在芈月被流放至燕国后,黄歇不顾千里迢迢找到了她和她的儿子。看到黄歇依然坚定不移地爱着她,芈月曾一度动心,想与黄歇一起回到楚国,携手度过余生。然而,当庸大夫出现后,芈月再次让黄歇失望。
最终,芈月成为了秦国的太后,为了秦国一统天下的理想,她发动了对楚国的战争。这一举动让一直忠诚于楚国的黄歇感到无法接受,最终两人分道扬镳。黄歇心灰意冷,离开了芈月,再也未曾出现在她的生活中。
从青梅竹马到情断义绝,芈月与黄歇为何难以相守?
01. 一开始,芈月对黄歇情深意重,但黄歇的能力无法护住她。
最初的芈月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公主。尽管拥有皇室身份,但父王早逝,母亲和养母也都相继死于楚威后的手中,导致她和弟弟的命运一直被威胁着。她不得不生活在极度谨慎和恐惧中,无法享受作为公主的尊贵生活。她需要亲自为自己和弟弟安排吃饭、做事,否则他们就只能挨饿。
在那个时候,芈月并未对“霸星之说”有所信仰,反而对这一说法充满了厌恶,因为她觉得正是这个传言给她带来了不幸,使得她和亲人都过得如此凄惨。此时的芈月没有任何野心,她只渴望与自己心爱的人相守终老。如果楚威后真的为了解决“霸星之说”而感到恐惧,那么最好的方式应该是让芈月与黄歇成婚,这样她嫁给黄歇,黄歇则会更加忠于楚国,双方都能过上安定的生活。
然而,楚威后并不愿意成全芈月。她深知芈月与黄歇心意相通,便故意拆散这段感情,强迫黄歇迎娶芈茵,同时逼迫芈月陪嫁前往秦国。
尽管在楚国的日子里,芈月与黄歇确实青梅竹马,情深义重,但芈月的命运早已被楚国的权力掌控,她无法挣脱,也无法改变。黄歇虽为楚国臣子,却无法挑战楚威后的权威。如果楚威后决意要杀掉芈月,黄歇也只能束手无策,甚至可能连自己的家族都将受到威胁。
02. 进入秦宫后,芈月受到秦王嬴驷的启发,逐渐有了更高的志向。
秦王嬴驷对芈月而言,早已不只是一个丈夫的身份,更像是一个启蒙导师。嬴驷引导她从楚国的公主蜕变为芈八子,最终成为宣太后。
在嬴驷的启发下,芈月逐渐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,发现自己可以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女人,而是可以参与政事、发表意见的独立个体。嬴驷不仅没有排斥她,反而鼓励她学习、参与社会实践,甚至带她去外面观看辩论,倾诉心中理想。
芈月了解了嬴驷想要统一天下、结束纷乱、给天下百姓带来安宁的伟大理想,她深受感染,并决定投身其中。她之所以放弃跟黄歇离开的机会,选择继续留在秦国并帮助儿子嬴稷登上王位,正是因为她未曾忘记嬴驷对她的庇护与恩情,想要与嬴驷一起完成大业。
而此时的芈月,早已不再满足于过着普通的相夫教子的生活,她渴望成为“鸿鹄”,掌控自己的命运,而不是再过那种随时被人追杀、无法预知未来的日子。
03. 黄歇与芈月的三观逐渐不同,最终走向分裂。
从芈月回到秦国的那一刻起,她便不再是那个单纯的月公主,而是承担着母国未来命运的宣太后。作为嬴稷的母亲,芈月的每一个决策,都必须考虑秦国的利益,只有如此,她才能保证儿子稳坐王位。
与此相对,黄歇作为屈原的忠实追随者,对楚国的忠诚早已根深蒂固,绝不会为了个人的爱情背叛国家。屈原能为楚国投江,黄歇又怎能为了爱情背弃楚国?
当一个人追求统一天下,另一个却誓死捍卫家国,他们的道路已经无法交汇。道不同不相为谋,芈月与黄歇注定会走向分道扬镳。
END
今日话题:你对芈月与黄歇这对恋人有什么样的看法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。
发布于:天津市